400-963-1388

  您的位置:政策资讯 》资讯中心 》论工程本质安全建设如何在前端招投标管理中落地

论工程本质安全建设如何在前端招投标管理中落地
发布时间:2019-08-01 14:03:00

伴随着我国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施工承载力与建设任务不匹配的矛盾与日俱增,致使安全风险增大。为防范安全风险,深化安全管理,本文以施工企业安全承载力量化分析为基础,定义并构建了企业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现有施工招标评价指标及工程承建实际设立一系列指标体系,将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策略与安全风险管控相有效融合,为前端环节选优选强施工队伍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伴随我国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施工生产任务与人员、装备等资源的矛盾与日俱增,工作量猛增、人员相对不足、生产班组超负荷工作,类似“11.24”江西丰城电厂事故时有发生。原有基建管理手段的滞后,无法满足建设单位当前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的需要。

建设工程如何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合理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把握工程建设本质安全的实质,遏制因施工承载力与建设任务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基于企业安全承载力概念,创新构建施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导向的招投标管理创新策略,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关口前移,在前端环节选优选强施工队伍,实现由安全监督向安全管理转变打下良好基础。

二、建设工程招评标方法现状

建设工程技术复杂,投标人市场竞争激烈,施工队伍多通过公开招标选用,主要应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选,招标文件设定需评审的各类要素(报价、技术、商务),在评标阶段进行量化、评价打分。其评价体系主要考虑投标报价、施工组织、企业实力三大方面因素,其中施工组织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投标工程项目部管理等,企业实力主要包含企业业绩、施工装备的先进程度、队伍结构及经验等。

现行施工企业选用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采购策略对安全生产引导不足。招标策略主要聚焦如何选出综合评价高的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只占技术评价的一部分,重视度较低。采购源头缺乏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资源合理分配的策略支撑,施工队伍质量、企业合理中标数量缺乏策略管控。二是施工企业选用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传统施工企业的评审多侧重于企业类似工程领域的业绩实力评价,偏重企业招标项目的施工方案、组织计划编制等技术能力,对安全质量事故的追溯评审执行不力,忽视企业资产、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等软实力的考察,难以真正全面深入地掌握施工企业的实际经营实力。三是评审标准缺乏客观分析基础。现行的评审标准缺乏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撑,对于如何选好队伍难以界定出客观、全面、直接的评判标准,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存在评审专家掌握尺度不一的问题,无法结合实际选出真正有技术实力、生产资源、安全意识的施工队伍。

三、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一)安全承载力内涵

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各种资源(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相互关系的科学指标,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施工企业由于业务范围为专业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工程建设,因此对于其承载力的评估主要为企业安全风险承载力,其内涵是指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团队业务素质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和配置足够安全监督员的前提下,承接一定规模数量工程的安全质量管控能力,其主要要素是人员状况、机械设备状况、材料保障状况、安全投入状况等。

(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工程承建单位的安全承载力指标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安全承载力评估的结论,为保证选取的指标全面、客观、有效,主要依据现有施工招标评价指标及工程承建实际,基于“管理体系、人、财、物”设立以下指标体系:

(三)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施工企业承载力风险评估应运用标准化设置、差异化分析、规范化折算等理论形成评估总体思路,本文基于安全管理体系评价、安全运行能力评价两大模块创新构建了施工企业安全承载力风险水平的量化分析模型,评价安全效益,寻找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安全管理体系评价

以施工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为依据, 具体对企业的安全运行目标设定、安全运行风险评估、安全工作基础管理(制度与管理台账建设等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及隐患治理、安全运行组织保障、生产设备设施安全、安全运行监督、应急与重大事项管理、安全例行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估。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安全管理体系不同指标对应权重;结合施工企业提供的安全管理相关资料及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相应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得到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客观评价(见图1)。

2.安全运行能力评价

侧重于施工企业承接项目能力的评估,分别从年度施工能力和同时施工能力二个维度,检验施工企业极限承载力。鉴于制约施工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施工队伍专业人员的力量和水平,购置或租赁的机具装备规模及先进水平,而施工企业资金情况主要限制承接项目规模及持续性,本文以各施工工序所需人、机资源及总体财务实力为主线,基于年度施工能力、同时施工能力的量化分析,给出了安全运行能力与安全承载力风险的映射关系。

(1)年度施工能力评估

由于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设备投入、人力投入、项目款回收周期相应较长,年度施工能力应考虑人、财、机三方面的资源因素,量化统计出企业的可用资源规模R1,确保施工资源最大化利用率的基础上,以年为单位的动态周期里,分析计算出总的施工资源能满足的年度项目承载能力P1。

工程招标时,引入施工企业历史承建工程数据,测算出所有在建工程的资源已占用规模之和R2,同企业总可用资源规模(R1)之比为资源占用率;同时统计年度内已承建的项目总数P2,同年度项目承载能力(P1)的差值为承载力安全风险阈值。由此可知,资源占用率越大,承载力安全风险阈值越小,企业安全承载力风险越大。(见图2)

(2)同时施工能力测算

同时施工能力测算的决定性依据为企业拥有的标准单元数量,标准单元由人员团队和设备等必要因素组成,一个标准单元为完成单位规模工程所需的平均资源数量,不同类型的工程其标准单元组成不同,需要的标准单元数也不同,依据实际建设工程经验数据得出。工程招标时,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①测算不同类型工程所需标准单元数量、各企业所拥有的总标准单元数量;

②根据工程承建实际,测算各类工程项目的平均合理施工工期;

③结合承建工程的合理工期,推断招标目标工程的对应工期内,该施工企业仍处于在建状态的工程数量;

④基于上述在建工程数量及不同工程类型所需标准单元数量,计算出该企业标准单元占用情况,判断同时施工极限承载力下该企业剩余承载力是否符合招标工程的要求。(见图3)

四、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估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结合施工企业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估模型,本文提出了多项创新性招投标管理策略畅想,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本质安全。

(一)优化施工队伍选用评价方法体系

结合安全承载力模型的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结果,招标人可实现技术实力、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客观量化评审,降低技术评审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合理划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评分对应的评定等级,明确评定等级同技术评审得分映射关系,重点突出安全管理扎实全面的企业评选优势。

基于安全运行能力的评估模型,引入安全承载力风险评价模块,为评标提供辅助决策支撑。一是结合施工历史中标数据及其年度施工能力,预警施工企业承建目标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基于资源占用率及安全承载力风险阈值进行量化打分;二是基于同时施工能力的测算结果,科学预测企业施工生产资源的饱和率,对应设定量化打分原则或指导限制中标策略的制定。(见图4)

(二)构建以技术安全为导向的采购策略

基于安全承载力评估的指标梳理成果,进一步深化项目管理团队评审内容细度,加大评审分值权重,从多角色、多维度全面评价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实力水平,引导施工企业进一步重视人员安全管控,确保基建安全。为预控远期工程人力资源配置,明确建设工程项目部人员配置标准,调整限制中标包数,在原来限授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同一投标人同一项目部人员不能兼任多个工程的限制,进一步优化施工企业安全承载力。提高施工评标技术评审权重,全面实现技术权重高于价格权重,降低价格因素的主导性,逐步向技术安全导向转变。

(三)科学指导施工企业参与投标

通过评估结果,施工企业可加强对自身的预控管理,指导其合理参加项目招投标,避免因盲目承揽工程引发各类安全质量风险和管理资源浪费;同时可指导施工企业合理调配优质建设资源,充分发挥其最优效能,承载力的风险预警为指导施工企业寻找可承受最优工作负荷,降低经营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历史经验数据构建的企业安全承载力评估通用模型,实现了企业安全风险水平的数字化、精细化、直观化量化评价,提出了前端招投标管理同工程建设安全刚性需求有效融合的合理化策略,以安全生产为本,在前端环节选优选强施工队伍。安全、质量与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管控,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下对于工程建设本质安全的基本要求。




作者:曾丹乐    刘明巍     宋   婷

作者单位: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



相关附件: 0个
中国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认证
公司地址: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长青街23号朗坤智慧园
Copyright © 1999-2024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v3.1 网站访问量:215589863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引用本网站信息
137-7079-9368
400-963-1388
招采版
安卓
苹果
供应商版
安卓
苹果
user-photo
user-photo